前言 本規範係依據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第29條所訂定,旨在規定基本之市區道路設計原則與最低要求,考量市區道路之設計條件因都市地區地理環境以及都市計畫等限制因素較多,故規範中之要求均採較為彈性與原則性規定,設計數據則以適用範圍內較低之標準訂之;各市區道路主管機關亦可參照本規範之精神,分別編訂適合區域特性之設計手冊或標準圖說,以簡化設計工作。
第一篇 總則 1.法源依據: 本規範依據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第29條規定訂定之。 2.規範內容: 本規範內容依市區道路規劃設計作業之需要,分總則、道路設計及道路附屬工程設計等三篇。 3.適用範圍:本規範之適用範圍為所有市區道路。但公路或市區道路主管機關另有特別規定者,得依其規定。
第二章 道路橫斷面設計 2.1 道路橫斷面構成要素 2.2 車道寬 2.2.1 汽車道 2.2.2 慢車道 2.2.3 混合車道 2.2.4 專用車道 2.3 人行道 2.4 路肩 2.5 交通島 2.6 路邊停車帶 2.7 公共設施帶 2.8 排水設施 2.9 地下管線
第三章 道路路線設計 3.1 平面設計 3.2 視距 3.2.1 最短停車視距 3.2.2 最短超車視距 3.2.3 視點及目標物高度 3.3 平曲線最小半徑 3.4 超高 3.4.1超高率 3.4.2 超高漸變設置規定 3.4.3 超高率計算 3.4.4 最大超高漸變率 3.4.5 超高漸變長度 3.5 緩和曲線 3.5.1 最短緩和曲線 3.5.2 免設緩和曲線規定 3.6 複曲線與反向曲線 3.6.1 複曲線 3.6.2 反向曲線 3.7 平曲線最短長度 3.7.1 同向曲線最短長度 3.7.2 反向曲線各向最短長度 3.8 平曲線車道加寬 3.9 縱坡 3.9.1 最小縱坡度 3.9.2 最大縱坡度 3.9.3 縱坡長度限制 3.9.4 緩和區間 3.9.5 合成坡度 3.10 豎曲線
第四章 道路交叉設計 4.1 道路交叉設計原則 4.2 道路與道路平面交叉設計 4.2.1 平面交叉設計型式 4.2.2 平面交叉交角 4.2.3 平面交叉處之超高與縱坡度 4.2.4 平面交叉轉角設計 4.2.5 轉向彎道 4.2.6 轉向車道 4.2.7 中央分隔帶開口 4.2.8 環形交叉設計 4.3 道路與道路立體交叉設計 4.3.1 立體交叉設計型式 4.3.2 立體交叉處縱坡、超高率與曲線半徑 4.3.3 立體交叉之淨空 4.3.4 立體交叉之側車道寬度 4.3.5 交流道車道平衡、車道縮減及分匯流輔助車道 4.3.6 匝道設計 4.3.7 匝道分匯流區 4.3.8 連續匝道鼻端間距離 4.4 道路與軌道系統交叉
第五章 腳踏自行車道設計 5.1 腳踏自行車道型 5.2 腳踏自行車道鋪面 5.3 腳踏自行車道淨寬 5.4 腳踏自行車道線形 5.5 交叉口 5.6 腳踏自行車道與車道區隔方式 5.7 腳踏自行車停車空間
第七章 道路排水設計 7.1 設計基本原則 7.2 逕流量計算 7.2.1 集水面積 7.2.2 設計再現期 7.2.3 逕流量公式 7.2.4 逕流係數 7.2.5 降雨強度-延時公式 7.2.6 集流時間 7.3 溝渠及箱(管)涵設計 7.3.1 排水斷面 7.3.2 連續方程式及曼寧公式 7.3.3 設計水位或水深 7.3.4 最小出水高度需求 7.3.5 粗糙係數 7.3.6 設計流速限制 7.3.7 最小斷面要求 7.3.8 人孔佈設 7.4 L型側溝設計 7.4.1 L型側溝之計算公式 7.4.2 L型側溝之坡度 7.4.3 L型側溝之進水口設計 7.5 地下排水設計 7.5.1 地下排水設施設置原則 7.5.2 地下排水溝設計考量 7.5.3 盲溝設計考量 7.5.4 地下排水設施出水口設計考量 7.6 地下道排水設計
第八章 路基設計 8.1 路基土壤強度表示法及設計值求法 8.1.1 路基土壤強度表示法 8.1.2 路基土壤強度設計值求法 8.2 路基土壤取樣原則及試驗項目與方法 8.2.1 路基土壤取樣原則 8.2.2 路基土壤試驗項目與方法 8.3 路基土壤分類標準 8.4 路基土壤壓實度規定
第九章 鋪面設計 9.1 鋪面種類 9.2 瀝青混凝土鋪面結構 9.3 瀝青混凝土鋪面設計規範 9.4 水泥混凝土鋪面結構 9.4.1級配粒底層之規格及品質 9.5 水泥混凝土鋪面設計 9.5.1水泥混凝土鋪面類型 9.5.2水泥混凝土面層之強度 9.5.3水泥混凝土面版尺寸 9.5.4水泥混凝土鋪面接縫型式 9.5.5水泥混凝土鋪面接縫佈設
第十一章 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 11.1 人行穿越設施之設置原則 11.2 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之設置條件 11.2.1 流量條件 11.2.2 其他條件 11.3 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之設置位置 11.4 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之設計 11.4.1 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之最小淨寬度 11.4.2 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之淨高 11.4.3 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之階梯或坡道 11.4.4 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之其他規定
第十五章 緣石及交通島 15.1 緣石 15.2 交通島 15.2.1 交通島定義 15.2.2 交通島功能分類 15.2.3 分隔島 15.2.4 槽化島 15.2.5 庇護島 15.2.6 圓環中心島
第十六章 景觀及生態設計 16.1景觀及生態之設計原則 16.2 植栽設計要點 16.3 排水設施之景觀及生態考量 16.4 橋梁之景觀及生態考量 16.5 隧道及洞口之景觀及生態考量 16.6 邊坡工程之景觀及生態考量 16.7 照明之景觀及生態考量 16.8 隔音牆之景觀及生態考
第十九章 道路照明 19.1 一般原則 19.1.1照明設施之位置 19.1.2 照明設計基本要求 19.2 照明輝度及照度 19.3 光色及光源 19.4 燈具型式 19.5 隧道照明 19.5.1 長短隧道之區分 19.5.2 長隧道之照明 19.5.3 短隧道之照明 19.6 照明設施之照度測定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