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 重大消息/最新消息/最新消息內容

最新消息

人本道路設計的基石-路口安全設計: 「你看的見我,我看的見你!」讓行人放心過馬路

建置優質人本環境為因應高齡化社會之首要目標

為因應我國高齡化社會的到來,民眾對交通安全的需求已持續增加,為保障民眾行的安全,營建署自95年起辦理「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建設計畫」,著重改善人行環境,建立以人為本之優質生活環境;並自106年起持續於「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優化人行環境,全國人行道適宜性在營建署的努力下已由12%(100年)提升至61%(108年),路口安全亦為營建署近年來著重之改善重點。

路口安全設計為改善重點-人行設施安全效益評估案

為精進路口之安全設計,營建署自107年發布「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將「以人為本」之國內外設計案例編修成冊,以供道路規劃設計者作為參考。此外,為評估行人設施之安全效益,自107年起委託國立交通大學辦理「市區道路人行設施之交通安全效益評估方法手冊案」,以作為市區道路設計準則及相關法規之參考,未來亦可供地方政府作為道路設計標準之依據。

行穿線退縮、庇護島增設、路口轉角縮小有助提升行人安全 -「你看的見我,我看的見你!」

為瞭解行穿線退縮、庇護島設置及路口轉角半徑設計對行人安全提升的效果,經彙整國內外案例及人行設施評估方法,並透過蒐集台北市主要路口車流量、幾何設計、事故及人車軌跡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成果發現,設置行人庇護島、退縮行穿線、縮小路口轉角半徑,可有效提升行人安全並降低行人事故。

原因是行穿線退縮,通常可縮短行穿線長度並可使車輛轉彎後與行穿線呈現較為垂直之角度,減少視線死角,並增進駕駛者與行人之視角及視距。庇護島亦具相同效果,可有效導引車輛轉彎及行人穿越之動線,並增加左轉車輛之視角及視距。此外,兩者皆可使駕駛人有較為充裕的等候空間,除可提升轉向車輛禮讓行人率,亦可增進直行車輛之續進效率。

小半徑的路口轉角,搭配欄杆、護欄或綠籬的設置,可降低車輛轉彎速度,且有效避免車輛壓上人行道之內輪差事故發生,進一步提升行人於路口等候及通行之安全。

人本設施需整體考量後因地制宜設計

設置庇護島、退縮行穿線及縮小路口轉角半徑是許多先進國家邁向人本道路環境的重要措施,實證結果顯示,前述措施對提升國內重要道路號誌化路口的行人安全具一定效果。安全的人本道路環境設計需整體考量,並非所有的路口都需設置庇護島、退縮行穿線或縮小路口轉角半徑,仍需瞭解各種設施對人車行為的影響進行因地制宜之改善措施,惟有不怕改變現況,才能朝向更為人本安全之道路環境邁進。

安全的道路工程設計與用路行為是人本道路環境的基石,良好的道路工程設計可引導安全的用路行為,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根據交通部統計,我國於108年459位行人死亡人數與英國456人(UK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2018)相當,然英國人口約為我國的2.8倍,顯見國內行人交通安全仍有許多改善空間。

營建署已與交通部共同推動改善路口安全-行穿線退縮、庇護島增設、轉角半徑縮小、行人號誌增設、行人穿越距離縮短、人行道增設等

我國對行人穿越路口之工程設施設置多屬原則性規範。由於路口人車特性不同,地方政府仍須因地制宜,才能規劃出合適且安全的人行設施。營建署表示透過人行設施安全效益評估案科學的論證,以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各項人行設施對行人安全之影響,為十分重要之研究,未來亦可作為各地方政府之參考及依據。

營建署表示行穿線退縮、庇護島增設及路緣轉角半徑縮小、行人號誌增設、行穿線距離縮短、人行道增設等增進行人及高齡者通行路口安全之措施,已納入該署與交通部未來之施政措施,在辦理「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及「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時,將致力打造優質之安全路口;目前已協調地方政府退縮多處行穿線、增設庇護島及縮小路口轉角半徑等相關行人安全措施,未來在營建署與交通部及各地方政府之齊心努力與合作下,相信將提供更為安全、友善、可靠、舒適、健康之人本交通環境,共同打造更為優質之都市人本環境。

資料來源:前往內政部營建署(另開新視窗)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