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 重大消息/相關新聞/相關新聞內容

相關新聞

縮窄車道、設人行道 國外經驗:事故減22%

營建署、交通部研擬縮減車道寬度,專家認為這是國內從「以車為本」轉為「以人為本」的最好改變。學者指出,減縮道路寬度、降低車速是世界趨勢,國外經驗縮減寬度後,車禍塞車並未增加。

交大運管系副教授吳昆峯團隊研究發現,外側車道愈寬,車輛自撞、擦撞或追撞等事故愈多,若將五公尺寬的車道縮減為四公尺,影響車速每百公尺不到一秒。

從研究可見,市區內側車道寬三點四公尺、外車道寬四點八公尺,若可縮減為三點二及四公尺,即可騰出一公尺寬空間做人行道,整體事故將可下降百分之廿二,老人、孕婦、輪椅族、小孩都能增加更安全的行走空間。

吳昆峯解釋,過去國內是「以車為本」設計道路,往往導致車道過寬、行人無路可走,過寬的車道,反讓汽機車混合爭道機率增加,汽車擔心擦撞會不斷煞車,縮減後「就像水管變小,雖然通過水量變少,但因通過變得有秩序,影響有限」。

淡江大學運管系副教授羅孝賢說,台灣公車只有二點五公尺寬,車道即使縮到三公尺也足夠,英國、香港也有許多雙層巴士,並沒有因為縮減車道寬度,增加車禍或導致塞車。

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系教授蔡中志則提醒,市區可縮減車道寬度,但郊區不可如法炮製。主因在市區時速都在四十公里以下,郊區很多大卡車時速都在六十公里以上,只要稍微偏離車道或甩尾,就容易產生車禍。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另開新視窗)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