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 / 提升道路品質計畫 / 主題案例報導

提升道路品質-主題案例報導

羅東鎮中正北路林場生活步道工程 打造森林小鎮最重要的串聯拼圖

羅東鎮中正北路林場生活步道工程 打造森林小鎮最重要的串聯拼圖

圖片1

  「羅東鎮中正北路林場生活步道工程」計畫是羅東打造「森林小鎮」及串聯周邊良好舒適人行空間及優美綠意街道環境最重要的「拼圖」,修葺平整的人行道讓遊客一路走來更加步履輕鬆、愜意,更加體會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綠意圍繞的氛圍,及古典式樣的古蹟林立之美。

上下齊心共改道,安全道路共通行

  中正北路屬於羅東鎮北端門戶,南端銜接羅東風華林道的倉前路步道系統可到羅東火車站,北端銜接羅東第二行政中心接羅東外環道道(純精路)人行步道,且緊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本來即為外來遊客參訪的重要動線,又具有自羅東都心區連接到第二行政中心生活步道之任務,宜蘭縣政府擬訂這項工程計畫,藉由林業園區外圍濃密的綠帶,使帶狀徒步區像是公園般的散步道,可銜接南北端已完成改善的人行步道系統,無縫接軌,並整合都市計畫區內的停車空間,協助解決沿線交通問題,提升都市生活品質。

  宜蘭縣政府建設處建築工程科科長莊銘豪表示,原有人行道缺乏整體性及連續性,不只有台電變電箱、電桿或飯店及觀光景點招牌矗立在人行道,導致人行道寬度經常不足1.5米,且店家習慣將車輛停放在人行道,造成行人及觀光客被迫走到馬路上與車爭道,非常危險。

圖片2

跨局處共同商討,盡求道路安全完善

  由於中正北路是進入羅東市區重要交通路徑,又緊鄰當地觀光重要景點,加上東側計畫道路範圍的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用地已劃定為文化景觀區,在道路不拓寬又要維持原有交通效率,如何從既有道路空間重新檢討道路斷面,創造民眾通行步道,莊銘豪認為是此案遇到的最大挑戰。

  莊銘豪說,執行此案最感謝羅東林管處能夠全力協助就民眾通行空間與界面整合,由於林管處的早期官舍都設置圍牆,實際與建築物還是有相當距離空間,經過協調林管處同意拆除圍牆,改以廣場形式使人行步道更加遼闊,且有些官舍因為斜式屋頂的設計,屋簷會突出來至人行道處,影響通行,林管處也協助修繕部分官舍解決問題。此外,縣府也與台電等單位協調,將電桿、電箱等設施做線型調整,移至人行道與馬路間設置的綠帶,讓人行道至少都有1米5的寬度。

廣納居民意見以符合實際需求,相互理解與配合進而共創美好街道

  此外,縣府著重以人為本,為串聯人行道延續性,使人行斷面變大,取消原有中正北路兩側的60個路邊停車位,為減少反彈,協調林管處釋出部分停車空間外,並在周邊竹林二街、倉前路南端都增加停車空間,原本取消60個車位,但是增加250個停車位,連帶也改善原本中正北路假日雍塞情況。

  為改善人行道違停亂象,施工時也特別將人行道比路面提高到15公分,讓車輛不易上到人行道,廖學志坦言在施工過程遭遇許多店家住戶的反彈,質疑「為什麼不能停在自家門口」,縣府為此是一戶一戶登門溝通,並且在完工後引導店家住戶將車輛停到別處,執行一段時間後許多民眾都反應停遠一雖然較不便,但家園景觀變得更舒適、更好。

圖片3

設計用心且工程細心,家長安心孩童更開心

  一位店家表示,以前不敢讓小孩獨自在人行道玩耍,現在人行道變寬又有樹林,小孩在那嬉戲跑來跑去,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家長也能夠很放心。

  莊銘豪說,這是跨機關偕同合作,提升整體空間品質的成功案例,不只人行道寬敞舒適安全,宜蘭縣政府在規劃設計步道時,也將林業園區的一些素材融入,呼應歷史紋理,例如早期木材藉由鐵路運送,在緊鄰園區附近的步道就將鐵軌元素融入其中,官舍圍牆拆掉後,林管處也納入很多文創產業,加上林業園區外圍濃密的綠帶,使帶狀徒步區像是公園般的散步道,吸引更多遊客,對當地觀光帶來無限發展前景。

圖片4